台灣與國際學者 齊心種下「全球公民教育」的種子
小時候課本上都會教到公民教育,但公民教育受重視嗎?這是一個關於全球教育的議題。「讓每個孩子都上學」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公布「全球教育至上倡儀」時,設定的第一個優先事項。對台灣的孩童來說,這可能是件很基本的事,但在世界上其實還有很多國家並沒辦法落實。
國立交通大學全球公民教育中心出版《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:當前挑戰與觀點辯論》,於今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,並邀請兩位作者:公民教育學者Massimiliano Tarozzi、Carlos Alberto Torres與多位國內學者進行與談,期盼能促成台灣在地與全球的積極參與。

座談會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,兩位作者和三位與談嘉賓: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黃志成、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郭良文,及現任全球公民教育中心主任魏玓,皆到現場與讀者分享「全球公民教育」理念與經驗。
當天的講座著重於三個主要議題:創造公民的多樣性、民主社會的社會正義議題,以及全球與在地的關係。透過學者們的分享與交流,期盼在每位讀者心中種下「全球公民教育」的種子,反思、探討台灣在地議題,並與全球趨勢作為結合,希望能與國際接軌,改善在地與全球性的困境。
《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:當前挑戰與觀點辯論》為台灣市面上少數推廣公民教育的書,因為在台灣及亞洲地區尚未積極重視全球公民教育的概念。而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」於2015年擬定的「2030教育行動綱領」,已將全球公民教育的推動列為未來15年的重要執行策略之一。本書的作者們提供了公民教育的全新觀點,不僅釐清既有的多元社會的困境與國家公民權的不足,同時也兼顧平等、人權與社會正義的理念,期望透過教育行動,共同解決這個全球的挑戰。
「交通大學全球公民教育中心」(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Center, NCTU)。為台灣第一間以「全球公民教育」為主題的研究中心。中心主任魏玓表示,透過國內的學術研究以及國外專書的翻譯出版,汲取相關經驗,讓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在台灣生根及萌芽,可以進而將台灣的實踐成果推廣至鄰近國家,逐步成為亞洲與東南亞地區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基地。
-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-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- 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家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- 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-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-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-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-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