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測社會科缺考率低 新聞時事題較少

大學學測今天登場,今年將有13.6萬名考生上場,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表示,清晨受東北季風影響,各地早晚天氣偏涼 ,大考中心表示,考生可視個人需求,自行攜帶口罩、手套、圍巾、非電子式的傳統暖暖包等保暖物品入場,但穿戴以不影響辨識面貌為原則,且須配合必要檢查。
第一堂社會科考試結束,報考人數 136,465人,實際考試人數134,488人,缺考人數1,977 人,缺考率1.45 %,缺考人數比去年稍降。
今年除了公民四大領域的融合命題外,首次嘗試結合社會科中的歷史、地理與公民與社會三科的內容,這是全新的命題方式。題組多達八大題,協助大考中心審題的高中教師表示,今年歷史科試題類型分布較偏重政治軍事,社會經濟與文化思想比例較平均。建國中學莊德仁老師表示,本次歷史題目難易適中,學生必須詳讀資料與圖表,找出關鍵概念與證據才能理解題意,推論出正確選項。
分析試題特色和難易度,審題教師認為,歷史試題著重閱讀理解,避免細瑣的知識點,地理試題特別強調觀念統整,公民與社會題目著重時事脈絡的命題方式,希望學生從現實事件來瞭解公民與社會的概念,「舉一反三」的試題成為命題大宗,整體難度屬於難易適中。
今年的地理延續近三年的趨勢,圖表比例偏高占了58.3%,麗山高中廖偉國老師表示,這次試題台灣地理相關試題偏多占6題,試題內容鄉土文化區域特色偏高。反而國際新聞時事題沒有出現,如今年發生的美國發生的加州野火與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議題等。
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表示,目前接到考區回報,已啟用2間備用試場,其中一間是因為考生流感,而移往備用試場應試,另外有一名考生在考試預備鈴響前焦慮發作,情緒不穩定,為免影響到其他人,因此將該名考生移往備用試場應試。

得勝者文教公民科張雪雲老師表示本次公民考科偏難,學生不容易發揮,歷史比較簡單,預估公民是影響社會科分數的差距,而公民科的第15題最有爭議,老師推估的答案會是B,公民的題目在每一冊都有平均出題,其中第19題需要有圖表概念,單從文字敘述不好判斷。

64-66的題組則為歷史、公民、地理三個各有一題,地理科李威立老師表示,今年在配對的題目上難度比較不高,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找出答案。在49-51的題組上,用國土面積即可推出美國與西班牙,澳洲與巴西則使用林地來判別,從表格中迅速判斷對解答最有用的資訊為這次學生重要的能力。
歷史曾泰輯老師表示,台灣史6題,世界史有7題,中國史則提高到12題,中國史特別以唐宋明清為考試重點,一共佔了六題。第28題為新穎的考法,用國別史來命題,第二行的強大貴族勢力,由敘述即可判定為波蘭。第32題結合台灣史與世界史,為台東阿美族李光輝先生的歷史。地理的難易度跟去年比差不多,整體來說偏簡單,歷史去年比較難,今年為中間偏易,難易度跟公民交換。所以五標級分預估應該和去年差不多。
2018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海內外近百所學校將於2月學測成績公佈後,2月24-25日每日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,分台北、台中、高雄三區同步舉行,北區於台北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1-3樓 (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1號 ),中區於臺中市政府市政大樓1樓(臺灣大道三段99號市政大樓中央穿堂),南區於高雄新光三越左營店10樓(高雄市左營區高鐵路123號)同步舉行,免費參觀。
-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,或大意內容相同、類似的文章
-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
- 發言涉及攻擊、侮辱、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、社會正義、國家安全、政府法令之內容,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
- 請勿以發文、回文等方式,進行商業廣告、騷擾網友等行為,或是為特定網站、blog宣傳,一經發現,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
-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,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、報導或相關連結
-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
-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,且未經證實、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、不實謠言等
-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(圖片)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、商標、專利等權利;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,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,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